# 骨气

“于人曰浩然,沛乎塞苍冥”。

看文天祥正气歌的时候,一边读一边哭,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,几次喘不上气来。

宰相旧友家人、曾经的南宋小皇帝,甚至忽必烈本人来招降,他全然拒绝;文丞相坐在小小的土室囚笼内,有充足的时间冷静热血,但他还是,宁死不从,南面而死。

年龄大了,看到这种事,没一点抵抗力。我读历史不多,但是每次看到这种故事也在思考 ——

你说南宋朝廷都没了,是什么支持着文丞相宁死不降?

同样的,你说楚大夫为何蹈江而去?

张巡又为何要死守睢阳?

苏武被匈奴俘虏,为何要持汉朝符节一十九年思归故国?

当时看祭侄文稿也是哭的稀里哗啦的,颜太守被叛军所困,父陷子死,为何他仍然要大骂安禄山直到舌头被钩断?

汉昭烈帝败走当阳,性命垂危,为何坚持要携民渡江?

蜀汉败局基本无力回天,诸葛武侯又为何要六出祁山?

马扩被金人权贵从牢狱中解救出来,为何毅然上太行山起兵抗金?

宗泽纨绔大半辈子,最后又为何苦守东京,临死三呼过河?

算及近代,死抗鞑清、病逝云南的李定国;几乎自杀式与日寇战斗的张自忠;还有 92 年,从北大楼上一跃而下的解万英,他们又是为何而死?

……

“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”,我喜欢这首词。人们常说历史如滔滔江水,江水之下,总有一些事迹如浊浪泥沙中岿然的珍珠,璀璨温润,令人潸然泪下。

先辈的脊骨,永远是后辈手中最硬的武器。

总访问量:加载中...更新于

谢谢你请我喝[茶]!(๑OvO๑)♪

柳小寒寒子 微信支付

微信支付